【导语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,简称自学考试、自考,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,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。以下是
华中师范大学自考网为大家整理的《自学考试大学语文笔记》供您查阅。
【第一篇:冯谖客孟尝君】
1,从哪里可以看出冯谖与孟尝群之间是互为对照的?
答:孟尝君与冯谖形成鲜明对照。冯谖的再三弹铗,反衬出孟的宽容大度。而当冯大展奇长的时候,又显出孟的目光短浅:他不懂“市义”的意义,不明诸侯之间的矛盾可资利用,不知借宗族关系保护自己。而冯深知百姓的艰难,以“市义”来赢得民心,利用齐王与梁王之间争夺贤才的矛盾来抬高孟尝君,以宗庙之重巩固孟尝君封地。人物之间的映照,使全文波澜迭起,姿态横生。
2,谈谈对冯谖为孟尝君营就“三窟”的看法。
答:本文记叙了策士冯谖为孟尝君宫就“三窟”、巩固政治地位的经过,展现了冯不甘屈居人下、报效知己、深谋远虑的奇特风采,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的“养士”风气和政治面貌。对冯谖注重民心向背在今天也应给予充分肯定,但对其中的权术观念和“士为知己者死”等意识,则还须进行现代理性分析,不可全盘接受,也不能一概否定
3,冯、孟的性格特征分别是什么?他们之间有何关系?
答:冯谖:深藏不露,不甘居人之下,报效知己,深谋远虑;孟尝君:宽容大度,礼贤下士,却目光短浅。 通过二人的对比,使人物之间的性格相互映照,使全文波澜迭起,姿态横生。
4,文中描写冯谖初为门客时频频争地位待遇的作用是什么?
答:冯谖初为门客无功而频频要求增加地位,仿佛他是一个无能又不知满足的贪婪之徒,等他感受到孟尝君礼贤下士后,后来他为孟尝君营造"三窟",显示出冯谖超人的才智.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手法,更能突出冯谖的形象,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.
5,驱而之薛,使吏召诸民当偿者,悉来合券。券遍合,起矫命以责赐诸民,因烧其券,民称万岁。
答:A“矫命”是什么意思———假借孟尝君的指令。
B冯谖为什么要把债券全部烧掉———市义,收买民心。
C这体现出怎样的政治思想———以民为本。
D这里体现出冯谖怎样的性格特征———深谋远虑,有政治头脑。
6,后期年,齐王谓孟尝君曰:“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。”孟尝君就国于薛,未至百里,民扶老携幼,迎君道中。孟尝君顾谓冯谖:“先生所为文市义者,乃今日见之。” 冯谖曰:“狡兔有三窟,仅得免其死耳;今君有一窟,未得高枕而卧也。请为君复凿二窟。
答:A孟尝君就国于薛意味着什么———失去信任,罢了官,面临危机。
B从哪里可以看出冯谖为孟尝君市义的效果———民迎君道中。
C冯谖为孟尝君凿三窟的实质是什么———巩固孟尝君的地位。
【第二篇:垓下之围】
1,本文主要描写了哪 三个方面?这三个场面各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?
答:本文通过三个场面的描写,塑造了一个个性特点十分鲜明的悲剧英雄形象.第一个场面写在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,慷慨悲歌,表现了英雄多情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,同时也暗示出项不善用人`众叛亲离的困境.第二个场面写在东城"快战"中连斩数将,说到做到,展露了项羽勇猛无比的英姿,同时也表现出他爱逞匹夫之勇`不理解自己失败原因的悲剧性.第三个场面写因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,宁死不辱,揭示项羽内心世界中知耻重义的一面,同时也表现出他走投无路`只能一死了之的英雄末路心情.
2,指出文中的细节加工之处,说明其表现作用.
答:司马迁写人物传记,善于在历史事实的关键环节进行合乎情理的艺术加工."虞兮虞佤"的悲歌,成为"霸王别姬"的典型情节."天之亡我"在项羽口中先后三次重复出现,充分表现出项羽"身死东城,尚不觉悟"."嗔目而叱",吓退汉将杨喜数里,在失败关口仍见出项羽的英武气势.将宝马赠与乌江亭长,既是对亭长好意的报答,又是对战马的爱怜深情.最后自刎,对吕马童说:"吾为若德",则表现出对敌人的鄙视和视死如归的精神.这些有血有肉的细节描写,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,情致丰赡,艺术效果十分显著.
3,结合文中"太史公曰"一段评议,谈谈你对项羽功过及其失败原因的看法.
答:太史公的一段评议我认为是正确的.项羽在起兵灭秦的重大政治斗争中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,但他专恃武力`缺乏政治远见和政治头脑是其致命缺点,也是他从威武的"西楚霸"的成功而一步步走到众叛亲离而终于"乌江自刎"的根本原因.
4,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。乌江亭长舣船待,谓项王曰:“江东虽小,地方千里,众数十万人,亦足王也。愿大王急渡。今独臣有船,汉军至,无以渡。”项王笑曰:“天之亡我,我何渡为!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,今无一人还,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,我何面目见之?纵彼不言,籍独不愧于心乎?”乃谓亭长曰:“吾知公长者。吾骑此马五岁,所当无敌,尝一日行千里,不忍杀之,以赐公。”乃令骑皆下马步行,持短兵接战。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。项王身亦被十余创,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,曰:“若非吾故人乎?”马童面之,指王翳曰:“此项王也。”项王乃曰:“吾闻汉购我头千金,邑万户,吾为若德。”乃自刎而死。
答:A用一句话概括这一场面描写———因愧见江东父老而乌江自刎。
B这里表现出项羽怎样的性格特征,对刻画整体形象有何作用———知耻重义,使他的形象内外丰赡而富于立体感。
C这里主要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———对话,行为。
D写乌江亭长的行为和言语,对刻画项羽性格有何作用———侧面烘托。
5,项王乃复引兵而东,至东城,乃有二十八骑。汉骑追者数千人。项王自度不得脱,谓其骑曰:“吾起兵至今八岁矣,身七十余战,所当者破,所击者服,未尝败北,遂霸有天下。然今卒困于此,此天之亡我,非战之罪也。今日固决死,愿为诸君快战,必三胜之,为诸君溃围,斩将,刈旗,令诸君知天亡我,非战之罪也。”
答:A这里主要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———语言
B项羽说这段话的主要意图是什么———强调失败是天意,而非自己无能。
C这里表现出项羽怎样的心理,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来强调———至死不明白自己失败的原因,重复手法。
D从这里可以看出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———专恃武力,不懂政治。
【第三篇:张中丞传后叙】
1,概括张巡,许远,南霁云的人物形象?
答:A、张巡:从容镇定、博闻强识、视死如归。
B、许远:宽厚谦和、甘心让贤、顾全大局。
C、南霁云:忠勇刚烈、嫉恶如仇。
2,体会并说明本文议论与叙事紧密结合的特色.
答:前议后叙,叙议结合:A、前半部分(议):用雄辩有力地事实痛斥了诽谤者对许远、张巡等英雄的污蔑之辞,高度评价了张许二人“守一城,悍天下”的丰功伟绩及重要意义,并义正言辞地直接抨击“好议论”之小人的卑劣。▼ 前半部分以议论为主,在驳斥中突出了英雄的功绩,是后半部分的纲。B、后半部分(叙):后半部分以爱憎分明的激情补叙了精忠报国的许远、张巡、南霁云等英雄拼死护城、坚贞不屈的事迹。▼后半部分以叙事为主,成为前半部分议论的事实佐证。C、两部分与“赞英雄、斥小人”的核心主题紧密联系在一起,充分表达了作者明辨是非、弘扬正气、歌颂英雄、驳斥谬论的创作意图和反对分 裂、维护统一的鲜明态度。
3,守一城,捍天下,以千百就尽之卒,战百万日滋之师,蔽遮江淮,沮遏其势。天下之不亡,其谁之功也?当是时,弃城而图存者,不可一二数,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。不追议此,而责二公以死守,亦见其自比于逆乱,设淫辞而助之攻也。
答:A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———歌颂张许守一城捍天下的伟大功绩,抨击逃跑者坐观者诬蔑者的丑恶行径。
B这里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———对比,反衬。
C这段文字的行文有何特点———气势充沛,充满激情,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。
4,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,城之陷,自远所分始,以此诟远。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。人之将死,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。引绳而绝之,其绝必有处。观者见其然,从而尤之,其亦不达于理矣。
答:A这段文字驳斥的谬论是什么,着眼点是什么———由于城破是由远所分守的地方开始,就认为远投降了敌人。着眼点是驳斥论据。
B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———比喻论证方法。
C文中运用了什么论据———日常事理论据。
【第四篇:种树郭橐驼传】
1,本文中心思想?
答:本文借为人立传的方式,寓治国之理于种树之道,揭露当时“长人者好烦其令”的社会弊端及给人民带来的祸害,阐发作者”养民“治国的进步思想。
2,本言写作特点?
答:A、本文说理,总体上采用类比方法:用种树类比治民,用种树要“顺木之天以致其性”类比治民要“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”,用种树要“其莳也若子”类比做官司要爱护老百姓,用种树要“其置也若弃”类比治国要让老百姓休养生息,用“他植才”种树“爱之太殷,忧之太勤”类比“长人者好烦其令”。B、文章阐述种树的道理,采用了对比方法。郭种树和“他植者”种树,在原理、态度、方法和结果诸方面都构成了对比。这一系列对比,将种树过程中的是与非、正与误、利与弊都衬托得十分清晰。
3,分析第三自然段的层次?
答:第三自然段可分为两个大的层次。第一层:从开头到“非有能蚤而蕃之也”。这是从正面阐述郭成功的种树经验。这一层又分为三个小层次:①郭种树的基本原则是“顺木之天以致其性”②树木的天性③郭恰当的植树态度和方法。第二层:从“非有能蚤而蕃之也”到段末。这一层主要写“他植者”错误的种植方法,与郭的成功经验形成对比,从而突出文章中心。这一层又分为两个小层次:①马马虎虎、不认真的种树态度。②“爱之太殷,忧之太勤”的种树态度。
4,然吾居乡,见长人者好烦其令,若甚怜焉,而卒以祸。旦暮吏来而呼曰:‘官命促尔耕,勖尔植,督尔获,蚤缫而绪,蚤织而缕,字而幼孩,遂而鸡豚。’鸣鼓而聚之,击木而召之。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,且不得暇,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?故病且怠。
答:A这里揭露了当时怎样的社会弊端———政乱令繁。
B这弊端造成了怎样的社会危害———扰民害民,使民不得休养生息。
C这里体现了怎样的治国思想———养民治国,以民为本。
D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方法———形象描绘
5,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,能顺木之天,以致其性焉尔。凡植木之性,其本欲舒,其培欲平,其土欲故,其筑欲密。既然已,勿动勿虑,去不复顾。其莳也若子,其置也若弃,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。故吾不害其长而已,非有能硕茂之也;不抑耗其实而已,非有能蚤而蕃之也。?他植者则不然,根拳而土易,其培之也,若不过焉则不及。
苟有能反是者,则又爱之太殷,忧之太勤,旦视而暮抚,已去而复顾,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,摇其本以观共疏密,而木之性日以离矣。虽曰爱之,其实害之;虽曰忧之,其实仇之。故不我若也。
答:A郭橐驼种树的基本原理是什么———顺天致性。
B最能体现橐驼种树合乎原理的是哪两句话———其莳也若子,其置也若弃。
C除正面阐述外,作者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方法来说明橐驼种树方法的正确性———对比。
D他植者种树违天害理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———根拳而土易,其培之也,若不过焉则不及。则又爱之太殷,忧之太勤。
E作者为什么略写他植者种树的马虎态度而详写其爱之太殷,忧之太勤的态度?———为了与长人者好烦其令相照应,类比,阐发文章主旨。
【第五篇:赵武灵王胡服骑射】
1,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令为什么能够成功推行?
答:他采取了正确方法来推行这一举措:一是靠耐心说服,不强制推行;二是以朝中重臣`自己的叔父作为突破口;三是亲自登门做说服工作;四是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.于是取得了成功.
2,赵武灵王是怎样说服公子成的?
答:赵武灵王首先以国有利益为重,派人去说服公子成,公子成不同意.赵武灵王又亲自登门拜访,耐心地分析国家周边形势,以国家的发展`强盛为目的,细心地向公子成陈述,有理有据有情,终于说服了公子成.
3,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有何历史意义?
答:这则故事具有多方面的历史文化意义.经揭开了我国古代战争由车战转变为"骑射"的重要一页;体现了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;同时也是古代思想文化方面的一场改革.赵武灵王勇于变革`坚持变革的精神,善于变革的智慧,今天看来,尤其值得肯定,值得学习.
4, 国人皆不欲,公子成称疾不朝。王使人请之曰:“家听于亲,国听于君。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,吾恐天下议之也。制国有常,利民为本;从政有经,令行为上。明德先论于贱,而从政先信于贵,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也。
答:A赵武灵王说服公子成的目的是什么?———使他支持变革。
B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?———利民为本。
C为何要以公子成为突破口———因为他是叔父,权倾朝野。
D从这里看,赵武灵王改革成功的原因有哪些———利民为本,以公子成为突破口,耐心说服,以理服人。
5,公子成再拜稽首曰:“臣闻中国者,圣贤之所教也,礼乐之所用也,远方之所观赴也,蛮夷之所则效也。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,变古之道,逆人之心,臣愿王熟图之也!
答:A这段话的大意———公子成以变古道逆人心为由反对变法。
B公子成反对胡服骑射的理由有哪些———华夷有别,以中国老大自居,圣贤之教礼仪之用是天下准则,不可变,变古道逆人心,后患无穷。
C从这里可看出,赵武灵王的改革体现出哪些进步思想?———大胆改革,利国利民,民族平等,事理人心所向。
6,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,至房子,遂之代,北至无穷,西至河,登黄华之上。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,曰:“愚者所笑,贤者察焉。虽驱世以笑我,胡地、中山,吾必有之!”遂胡服。
答:A赵武灵王要进行怎样的改革———胡服骑射,以教百姓,加强军事力量。
B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改革———巩固边防,扩张领土,使赵国强大。
C这里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———语言,行为。